“孝悌”教育是班级工作的最好抓手
时间:2016/12/19 来源: 浏览:2413 次
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古老民族,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美德,我们应该把它们发扬光大。讲孝悌,就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。
早在《尚书.尧典》篇中,就有舜帝对“顽”父“嚚”母“克谐以孝”的记载,说明孝道在中国出现很早。《康诰》篇记周公的话说:“元恶大憝,矧惟不孝不友?”可见不孝不友在当时已被认为是甚于“元恶”的丑行。而“友”,正是指“友于兄弟”,是悌的表现。其后孔子继承这一传统,对孝悌尤为重视。他认为“孝,德之始也,弟,德之序也。”
时至今日,在继承先人传统见解的基础上,孝与悌的内容也是与时俱进。那么,什么是“孝”呢?孝是孝顺。孝顺体贴父母,不让父母操心,这是为人子女的本分,孝顺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,往大了说,可以是对国家尽忠,这也是大“孝”。悌是悌敬,是兄弟姊妹之间的,就是兄弟友爱,相互帮助。扩而充之,对待朋友也要有兄弟姊妹之情,这样人和人之间才能消除矛盾,相互谦让。
孝悌教育的推行,已是当务之急。不容忽视的是,现在我们的学生中,有很多是独生子女,他们是家中的“小皇帝”、“小公主”,任性、娇惯,以自我为中心,说一不二。越来越多的家庭,“孝老”已被“亲小”所代替,这些孩子把父母、爷爷奶奶对他们的爱看作是理所当然,对父母、对爷爷奶奶丝毫不存孝顺、感恩之心;和同龄人在一起相处时,也是一言不合就起争执,最终闹得不欢而散。试想想,这些孩子长大了,怎么可能去关爱他人,奉献社会?扪心自问,在我们的学校,在我们的学生中,加强“孝悌”教育,确实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。
可喜的是,今年9月开始,我校把孝悌教育的建设作为本校的一大特色,长抓不懈。作为六(2)班的班主任,我主要是采取以下方法来推行孝悌教育的。
首先是学孝悌。
①响应学校号召,通过诵读《孝悌经典十则》明理。俗话说得好,书读百遍,其义自见。在班上,我充分利用早读时间,督促学生朗读、背诵《孝悌经典十则》,通过比赛读,比赛背,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,在读中领会孝悌的经典内涵。现在全班学生43人,基本能完整地背诵这十则经典,有的学生还能摇头晃脑地向我倾吐他们的理解与感受呢!
②充分挖掘教材文本中的孝悌因素,让学生明理。如:在语文百花园三中,有一段出自《新三字经》的文字:“为人子,方少时。尊长辈,习礼仪。能温席,小黄香。爱父母,意深长。能让梨,小孔融。手足谊,记心中。孝与悌,须继承。长与幼,骨肉亲。”在教学中,我通过让学生动手查资料,动口讲故事,知道了黄香温席就是孝顺父母;孔融让梨就是友爱兄弟。在教学《为了五美元的礼物》一文中,学生懂得了:小鲁本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,通过捡麻袋换得的钱,攒够五美元,买到一枚胸针作为母亲节的礼物送给母亲,这就是孝,是爱母亲,回报母亲的表现,通过潜移默化,让学生感受到讲孝悌是多么美好的事情!
当然,推行孝悌,最重要的还是行孝悌。每次放假,我都提醒学生好好地完成学校布置的践行“三个一”的活动。通过“三个一’活动的推广,以“孝悌”教育为主线,把班级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。
例如每次放假回来,我都很重视家长们意见的反馈:我班的学生杨婉嫕,刚从上海转到我校,她的妈妈对学校的教育非常满意。她在评价中写道:杨婉嫕不用我吩咐,就能主动帮我盛好饭,真心让我感动;见到厂里的阿姨下班了,她主动上前向阿姨问好,阿姨连连夸赞她好懂事、体贴人,真心感谢老师和学校对孩子的教育!
实践证明,在家里推行孝德,增进了父母与孩子的感情;增进了爷爷奶奶与孩子的感情;增进了孩子与社会的感情;更是增进了家长、老师和学校的感情。
当然,行孝悌我还特别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:孝敬父母,除了关心体贴,让父母在身体上感到舒适,还应做到体谅父母的困难,不让父母为自己操心。有孝心的孩子,知道父母希望他学习好,他就会主动地学习,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;有孝心的孩子,知道有些事超出了父母能力所及的范围,他就不会提过分的要求;有孝心的孩子,知道父母为我们的健康担心,因此能时刻注意身体,吃好三餐饭……
在家里,我们推行的是孝德,在学校我们注意了悌德的推行。教育孩子们从周边各地齐聚到城南学校这个大家庭中,要像兄弟姐妹般团结友爱。为此,我经常告诫我的学生:下课时文明休息,不推推搡搡;碰到小矛盾,要学会用文明用语;遇事能三思而行,推己及人;主动帮助学习和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;在餐厅分饭菜时,要先人后己……
爱的情感源于孝悌,一个在孝悌氛围中成长的人,感情是最深沉、执着的。这样的情感提升就是高尚的道德情操。我们的孩子现在从小浸润在“孝悌”之道的环境中,必将会成为有德之辈。这对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,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伦理观、价值观,将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。
总之以孝悌教育为载体,让我的班级工作开展的得心应手。愿孝悌的种子深埋在城南中学的沃土中,生根、发芽,结出丰硕之果,愿孝悌永伴我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