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师频道 |
|
|
|
|
接地气儿的走进孩子的心灵 |
时间:2016/12/19 来源: 作者: 浏览:7155次 |
|
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,有目的、有计划、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、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,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、体验与践行,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,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。(仙桃市彭场文武学校 www.pcmbxx.com) 从学校德育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,学校德育的本质是有目的的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。所以,最好的德育既不是自下而上的,也不是自上而下的。他应该即对形而上的德育目标负责,也能够接地气儿的走进孩子的心灵。(仙桃市彭场文武学校 www.pcmbxx.com) 新德育,一定是基于目标的从孩子心灵出发的品德教育活动。 学校提出“读书的培育人不丢字纸”的阶段性德育目标,显然是为了培养孩子尊重他人劳动、爱护环境的意识,提升孩子的公民素养。“读书的培育人不丢字纸”对孩子而言,虽然已经有了“小学化”的改良,但毕竟还停留在德育目标的层面,于孩子而言,仍然是隔着巨大鸿沟的口号。这也是这个看似简单的阶段性目标无法真正实现的原因所在。 从德育目标到对学生的要求,甚至到产生旨在让孩子明确要求的德育口号。整个德育始终没有落脚到活动中来,而没有德育活动,德育便无从提及。 新德育一定是基于目标的从孩子心灵出发的活动。所以,“读书的培育人不丢字纸”这样的德育目标要通过具体的从孩子心灵出发的活动来实现。 什么样的方式能够让孩子认识到随手乱丢字纸的危害,能够让孩子真正认同“读书的培育人不丢字纸”这样的观念?(仙桃市彭场文武学校 www.pcmbxx.com) 什么活动能让孩子获得乱丢字纸对环境造成危害的体验,又有什么活动能让孩子体验保护环境带来的成就感? 什么样的方式能让孩子践行“读书的培育人不丢字纸”的行动准则,又有什么方式能够巩固和强化这种行为,使之成为一种品质? 对于上述方式、活动的构想一定要有一个“儿童化”的过程,要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德育认知水平出发,选择真正能够撼动孩子心灵的方式,组织能够真正从孩子心灵出发的活动。让孩子自活动中认知、体验、践行,并最终转化成个人的道德品质。 德育目标“儿童化”的过程有两种途径:一是从儿童专家或与儿童生活紧密相关的成人那里获取“儿童化”的建议。二是直接从儿童那里借脑。(仙桃市彭场文武学校 www.pcmbxx.com)“读书的培育人不丢字纸”这一阶段性德育目标“儿童化”的过程也是如此。一方面,我们可以征集家长、教师的意见建议,甚至从儿童专家那里寻求帮助。集中家长、教师、儿童专家的可操作性强的建议涉及的德育活动,一定会成为最趋近儿童心灵的活动。另一方面,我们还可以直接向孩子们借脑,通过向孩子征集“金点子”,让还在在德育活动展开之前,就积极参与到德育活动的构思与设计中来。通过这样的方式设计出的德育活动,实际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孩子自己的德育活动。这样的德育活动也必然是最有生命力的。甚至我们可以借助 “学生自治”方式,有步骤、分区域地实现“读书的培育人不丢字纸”的目标。 新德育一定是能够撼动孩子心灵,最终真正将德育目标落到实处,内化为孩子品格、品性的德育。 |
|
|
|
|